很多人说各国机场都有自己独特气息和味道 ,可能确实是这样。比如提起韩国是辣白菜,印度是咖喱,人们会在有意无意当中选择和认知那个国家的味道。对于大多数时间在国外生活的我来讲,日本的味道是榻榻米的味道。
在缅甸下飞机时,我闻道了类似于榻榻米的一种很熟悉的味道。感觉缅甸是个很舒适的国度。对日本很友好。可能是日本没有参与曾经各发达国家联手对缅甸进行经济制裁的缘故。缅甸人给人感觉都很朴素,温和,很难想象缅甸是最近为止还在军政府独裁下,受国际社会经济制裁的国家。
缅甸现在被称之为亚洲最后的未开发的乐土,是最受瞩目的发展中国家之一。2011年3月吴登盛就任总统之后,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政策,国家走向民主化。缅甸最近的变化,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各国的各种媒体频频介绍缅甸的经济,政治,文化等。
缅甸受世界瞩目是因为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天然资源。在东盟内缅甸的人均GTP最低,不到新加坡的40分之1。因为人均收入低,所以成为世界工厂的潜力很大。缅甸还有丰富的珍贵宝石矿藏,如红宝石,翡翠,丰富而且廉价的木材,煤炭等等。这些都是之所以缅甸被称之为最受上帝恩宠的国家的缘故。
缅甸的建筑产业的年增长率从2007年开始已经超过10%。现在基础工程和住房开发占多数。今后缅甸应该会逐步吸引外资,促进酒店和观光设施等建设,多方鼓励建筑行业的成长。
缅甸备受重视的原因除了劳动力和天然资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所处的地理位置。缅甸西北和印度孟加拉国接壤,东北与中国,东南与老挝和泰国毗邻,南北长,位于东盟的重要地理位置。东盟北部到南部的陆地交通网正加紧建设,陆路比绕远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海路会大大削减运费和时间,经济效果很大。而且缅甸是东盟当中唯一一个和印度接壤的国家。缅甸位于连接东盟,中国,印度等经济圈的重要位置。
缅甸有经济上受瞩目的3个城市,仰光,曼德勒,内比都。仰光(Yangon)原来是缅甸的首都,是缅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第一次去仰光的印象是,地势低平,市内的各个角落有着低矮的丘陵,有条河贯穿南北,市中心有两个大湖,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因为地势洛杉矶相似,有人说仰光像洛杉矶,我个人更觉得像东京。近年积极推进旅游产业,随着游客增多,酒店和商业设施的建筑风波引发了地价高涨。
曼德勒是缅甸第2大城市,位于缅甸北部离中国很近。随着中国和缅甸关系的发展,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随着交通的发达,曼德勒会越来越富有重要性,发展得越来越快。
最后介绍内比都。2003年迁都后成为新首都。位于仰光和曼德勒的中间点,是国家政府权利中心。在没有完整的基础设施情况下迁都,引发了各方面的混乱,但预计未来发展迅速。
以上3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值得重视之外,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蒲甘和美丽的海岸等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也会促进缅甸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缅甸近年经济发展迅猛,很多程度依赖于天然资源。今后,缅甸会从国外引进生产设备,开发旅游行业,利用外资发展。缅甸的今后的课题是完善基础建设和法律法规,保持政治稳定。缅甸需急速完善基础建设,交通网络,稳定提供电力等问题。现在的电力提供量是所需的40%以下。仰光的机场和市内的商业楼经常停电,市内到处可见大小不一的发电机停在高楼边。通讯基础设施的落后,会成为今后引进外资时的障碍。
缅甸现在正在急速完善法律法规,但从发达国家的角度来看,缅甸的尚不健全的法律法规对于外国投资商是最大的不安因素。几乎没有关于建筑的法律,最近才发布了外资投资法。需要完善针对海外投资的各种法律法规。
确保稳定的政治环境也是吸引海外投资商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以昂山素季为象征的民主化正在发展。现在军队仍然掌控政府要职。2年后的总统选举时民主化发展到什么程度瞩目以待。
现在缅甸的建筑产业的增长率从2007年开始已经超过了10%。基础设施的整备和住宅开发占主要部分。今后引进外资,工场,酒店等旅游观光设施,会促进建设产业的成长。缅甸的建筑从各个方面来讲都是未开发之地。如上所述,作为建筑基准的法规尚未文字化,现阶段没有高楼建筑法和消防法等。海外投资商在缅甸建设酒店和商业设施等时,采用或参考了自国的建筑法规。关于建筑计划的唯一的法规是,在仰光的佛塔周围不得建设比佛塔更高的建筑物的高度限制。
对投资商而言,近几年缅甸的地价高涨,影响到了建筑投资计划。缅甸政府为了不让投资热潮减弱,设立了今后所有土地的交易都必须通过政府机关(缅甸投资委员会Investment Committee (MIC))的条例。
作为建筑师,缅甸的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是待开发之地。建筑师不应该只是坐等机会,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培养可以给投资商和施工单位提供有意义建议的知识和能力。未开的乐土只对有意愿的人开放。